美国作为我国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对我们的纺织市场行情影响巨大,但因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对美出口纺织品服装总额同比下降1.6%。尤其九月以来加征的3000亿美元清单中涉及全部服装和部分纺织品,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信心打击极大。
虽然有约1600亿美元商品加税时间被推迟至12月15日,可是推迟不代表取消。22日终于传出要排除部分征税产品,可其中能有多少涉及纺织服装还依然是未知数。
纺织人一味的将希望寄托于美国反复的贸易政策上,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外贸市场走弱那就往内贸市场发力,淡季行情搅乱了整个纺织市场,但也发挥出了“双刃剑”的效果,为另一个内贸市场打开了大门。这个市场就是常被我们忽视的“成品对色”市场。
纺织面料的“成品对色”市场一直都是与订单市场相互对应,即是订单市场的延伸,也是订单市场的补充。
仅200家对色企业,市场虽小但潜力巨大
正常来说常规面料订单,如果米数较多,则会调坯布进染厂,按客户的颜色、品质要求来加工。但如果米数较少,更多公司会选择先去成品对色市场,寻找自己订单面料的颜色。
这样操作起来既省金钱,更省时间。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成品对色市场往往很难接到大的订单,绝大多数对色订单米数不会过千,一两百米的是常态,甚至很多都是几十、几米。
订单的缺乏让成品对色市场很难做大。以盛泽地区为例,7000多家纺织企业中,涉及成品对色的只有200家左右,且品种较少,多是涤塔夫、尼丝纺、仿记忆等。并且这200家企业中不少经营的品种较少,颜色也多只有黑白两色。
但另一方面,成品对色市场的需求潜力又是巨大的。由于纺织面料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小批量 多批次”,多种颜色且米数较少的订单会越来越多。
还有就是终端客户越来越重视设计,一款面料往往经过多次款式设计才会最终下单。而客户设计师需要的某种面料某种颜色的几米布,又是你正常调坯布染厂加工很难实现的。这个时候就是体现了面料成品对色的重要性。
成本下降超20%,新企业、新品种入市
目前成品对色市场不仅仅是小,更主要很固化。经营品种单一,且多呈现出“一山不让二虎”的状态。也就是某一面料品种做的全、做的多的对色企业一般都只有一两家左右,其他企业要想再进入成本很高,难度很大。
成品对色的客户数量是与品种和颜色多少成正比,也就是说你的品种越多、色系越全,吸引来的客户就会越多。新入行的企业要想与老企业想对抗,品种和色系至少不能差太多,可是前期铺货的投入绝对是很多公司难以承受的。
但此次纺织行情的淡季,却给成品对色市场注入一丝活力。首先是新企业入行难度降低,坯布价格动则都是20%-30%的下降,染费大半年没涨过,甚至还能还点价格,这些大大降低了铺货的前期投入,提高了新企业入行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新品种面料进入成品对色市场成为可能。因为此次淡季中非常规面料的表现明显好于常规面料,市场对非常规面料的需求还是挺稳定的。还有就是非常规面料的成本也随着这次淡季下来了,一些公司拓展品种,完善色系的难度下降。
以四面弹为例,以往这类产品成规模的对色只有黑白两色,但现在市场上有不少四面弹品种颜色已经发展到几十、几百种。还有就是近期印染市场“沸沸扬扬”的T400,大多来自市场活订单,不远的将来也会大量出现在成品对色市场。
坯布偷工减料,打击对色市场发展未来
目前整体纺织面料的价格都相对较低,这主要源于上游原料价格的下降,但也存在一些公司使用低质或者规格不达标的原料生产低价面料,并且这些面料通过市场货流入成品对色的可能性很大。
一家欧根纱生产企业向我们反馈,他们在做的一个品种目前坯布6元/米左右,已经是很低了,可市场上有一家公司生产同类型的面料不到5元/米。如果使用真实足额的原料是不可能出现这么低的价格,可以肯定原料上是动了手脚的。现在市场上欧根纱成品对色已经发展的如火如荼,而欧根纱坯布生产企业并不多,因此这些低价低质的面料不出意外很快会出现在成品市场上。
也正是由于成品对色订单米数一般不多,客户往往都是买个几米、几十米面料。即使出了问题,也因为损失不大懒得去维权,或者认倒霉将就用了。客户的沉默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低质面料向成品对色市场流通的可能性。
淡季让各方面成本大降,新企业、新品种的加入让对色市场更加完善,但同时也要警惕低价低质的次品面料进来搅局。中美贸易摩擦之下,内贸市场却是破局之地,成品面料对色市场或将率先腾飞。